预计2026年联考人数将突破1.5万人!与此同时,相比于2024年,2025年港澳台侨联考录取分数线全面上升。其中,普通院校文史类(高分线上涨45分、低分线上涨65分);普通院校理工类(高分线上涨50分、低分线上涨70分);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文史类上涨65分、理工类上涨70分),录取率首次跌破53%。当下,2026届考生已逐渐进入备考阶段,提前理清关键考纲考点,能让备考和报考少走弯路。
8月12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第3版)进行了修订,新版(第4版)考试大纲从2026年开始实施。此次修订,物理学科从内容占比到题型设计,都展现出鲜明的导向变化!
1、 政策变化要点速览
加强前沿知识与实验能力双融合,知识体系革新。一是内容删减与新增。删除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温度计的使用” 等较基础内容,聚焦更具学科价值的知识点。
新增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轨道、周期与距离关系)、多普勒效应(声源运动对频率的影响),以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内容,体现物理学与天文学、工程学的交叉。二是英文术语规范。部分名词英文表述调整(如 “force” 统一为 “力”),需注意教材与大纲的术语一致性。
2、题型变化解读
(1)删减:
①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②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2)增加:
①开普勒定律;
②多普勒效应;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④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变动解读。
(1)新增内容(多普勒效应、传感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大量应用,如多普勒测速仪、温控、光控开关等。前者可在选择题中考察,后者则可能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考向从基础操作向设计探究倾斜。
(2)新增内容(开普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对于深入理解物理学知识、构建物理学知识框架与提高物理学学科素养都非常重要,即使不在考试大纲中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3、备考建议
1、内容的变动不多,对学生备考影响并不大,但需要关注内容变动所反映出的考向变化。
(1)复习时关注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背多分”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2)复习中关注能力提升,如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复习中关注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2、开普勒定律理解与应用.
(1)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行星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
(2)第二定律:面积定律,环绕天体与中心天体的连线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3)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周期平方与半长轴立方成正比,可用于计算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周期。
3、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针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需掌握实验原理(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器材选择(打点计时器、光电门、重锤等)及误差分析(空气阻力、摩擦损耗)。通过真题训练设计实验步骤,例如利用传感器测量速度变化,结合公式验证守恒关系。
联系我们罗老师:18529386637
暨附联考(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研究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