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澳台侨联考因“低分上名校”的光环吸引了无数家庭。然而随着报考人数激增、录取率断崖式下降,这条被视为“捷径”的升学路径,正加速步入“高考化”时代。
从2022年的79.75%本科录取率,到2024年仅剩58.25%,短短两年跌幅超过21%。然而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总招生计划为6311人,实际报考人数却高达11939人,综合录取率已跌至52.86%,竞争异常激烈。面对越来越内卷的竞争局面,2026届的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如何有效提升成绩,考取更好的学校?
本文将为高三新生深度剖析复习策略,并细分科目,提供科学应对技巧。
语文
1
阅读理解技巧
(1)环境描写技巧:
①修辞手法:让文字更有力,更富有表现力。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让读者感受到环境的活力和深度。
③多角度描写: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全方位展现环境。
④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
(2)环境描写作用:
①交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
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
③渲染气氛: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气氛和氛围。
④烘托人物形象: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心情。
⑤推动情节发展:环境的变化往往推动故事的发展。
⑥深化作品主题:通过环境描写,深化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3)小说情节概括:
①开端:故事的起点。
②发展:情节的推进。
③高潮:故事的最紧张时刻。
④结局:故事的结束和影响。
2
古诗词分类解析
(1)咏史怀古诗:通过凭吊古迹古人,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的感慨或对现实的期望。
(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3)边塞征战诗:抒写报国立功的壮志,或表达征夫思家、对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5)送别留念诗:表达别时的留恋、别后的思念,或表达自己的理想信念,彼此勉励。
(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
(7)即事抒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8)闽怨闺愁诗:表达对边疆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3
文言文阅读技巧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2)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用心默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用记号提示自己,先读下文,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或者到题目中找答案。
4
备考小贴士
(1)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2)多做题,多练习,熟悉各种题型和考点。
(3)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数学
1
考纲要求
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熟练运用考试大纲规定范围内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法问题(包括简单的应用问题)。
2
难度分析
考试内容有“多项式除法,空间平面方程,微积分,复数的性质,极坐标变换“等这些基本都是内地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整体数学偏简单!压轴题,其他都比较基础。
3
学习要点
①代数部分: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判别式的应用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都是考试的重点。同时,对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也需要有深入的理解。
②几何部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都是考试的重点。在平面几何中,建议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基本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而在立体几何中,对于空间图形的理解以及空间向量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③概率与统计也是数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港澳台联考生需要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概率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统计知识,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④数学应用问题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工程、物理等。同学们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
英语
1
听力
联考英语听力材料只读一遍,发音标准但不清晰,需要多练习。建议多听多练,提高听力技巧。
2
单选
语法要求不高,但需要注意固定搭配和额外词组的积累。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普高复习资料,同时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和词组。
3
完型、阅读
难度适中,但会有部分模棱两可的题目。建议多练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
改错
部分地区的高考卷可能没有改错题,如果先前没有接触过的话要多下功夫去自学。推荐星火英语的改错练习,帮助提升改错题的正确率。
5
作文
中规中矩,考信件类和图表类会比较多,其他的作文类型也有可能考。建议多练习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6
总体备考建议
英语难于正常高考,建议按照正常高考的复习节奏进行备考,同时针对联考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联系我们罗老师:18529386637
暨附教育联考班教学模式
暨附联考(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研究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