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第3版)进行了修订,新版(第4版)考试大纲从2026年开始实施。此次修订,历史学科从内容占比到题型设计,都展现出鲜明的导向变化!
1、政策变化要点速览
1、内容强化: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演变、四大发明影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如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元朝行省制度)的考查。新增 “一国两制” 相关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其历史背景、实践成果及对国家统一的意义。
2、史观与方法论渗透:强调唯物史观(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史料实证(如辨析文献与实物史料的可信度),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史料分析历史事件。
3、加强学科和能力素养考查力度、增强创新性,考查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规范学科概念表述术语。
2、题型变化解读
考纲核心:内容突出“国家认同”主题,命题导向关联时代热点,明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一国两制”等内容。考查能力:新大纲强调“加强能力素养考查”、“增强创新性”,需强化史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提升情境化材料概括能力,构建历史思维。此外,家国情怀与历史脉络双线贯穿,内容增补与价值导向重点重构。
基于大纲修订内容,结合往年真题,历史科目整体难度稳中有变。
稳:试卷结构并未出现较大调整,整体框架稳定,基础记忆、中国史仍为核心。
变:一是文言文原始材料比重、术语精准度要求是隐性难度,学生史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情境化材料概括能力是重点提升方向。二是命题方向强调核心素养,导向关联家国情怀、时政热点。
此外,紧扣时代背景,加强政治与历史结合的命题方向,可能会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与时政结合的设问。
3、备考建议
1、建立知识体系:以考纲为依据,全面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史实,加强理解和记忆。
2、培养史料分析能力:加强对历史材料(尤其是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和分析,积累术语库。
3、结合时事热点:关注当前时政热点问题(如国家统一、民族关系、边疆治理、文化自信等),多角度思考热点新闻与历史知识的联系,增强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4、时间轴与专题结合:按时间顺序梳理中国古代史(如从先秦到明清的政治制度演变)和世界近现代史(如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以专题形式整合同类事件,例如 “中外改革比较”(商鞅变法 vs 明治维新)、“全球化进程中的冲突与合作”。
5、论述题答题策略:
(1)观点明确:在开头直接表明立场(如 “我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因其推翻了封建帝制”)。
(2)史论结合:每个论点需搭配 2-3 个具体史实(如 “三民主义的提出为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3)逻辑连贯:使用 “首先,其次,最后” 或 “一方面、另一方面” 等连接词,确保论证层次清晰。
6、时政热点关联:关注近年港澳回归纪念活动、两岸关系发展等时政,将其与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等考点结合分析。
暨附联考(暨附港澳台侨联考基地),充分吸收了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的办学经验,并发挥办学优势,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研究院为其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基地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价值观,教学管理理念先进,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生管理团队作风严谨,校园环境精美舒适,教学管理设施配套齐全,致力为港澳台侨学生提供一体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全日制港澳台侨联考培训。
· 科学备考 分层教学 ·
(3)成绩薄弱的学生,重点解决基础问题,在培训全国联考和两校联考的过程当中穿插澳门四校联考的学习内容,多维度保障升学,寻求突破;
(4)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注重培养时间管理、答题技巧等应试能力,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出高水平。
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暨附联考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组织相关课程活动,及时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助力学习更加高效。值得一提的是,学校专门聘任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及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
生活区配套专属教官和宿管,实行24小时制管理,确保学生规律生活,同时严格保障学生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 师资雄厚 经验丰富·
联系我们罗老师:18529386637
暨附教育联考班教学模式
暨附联考(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研究院支持)